蓝光林夏是著名作者佚名成名小说作品《我独自救世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蓝光林夏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1湮灭的黎明**序章:湮灭的黎明**警报声在生态实验室的穹顶回荡,频率逐渐扭曲成濒死的哀鸣。培养皿阵列的蓝光映照下,我的影...
我独自救世第1章精彩内容
1湮灭的黎明**序章:湮灭的黎明**警报声在生态实验室的穹顶回荡,频率逐渐扭曲成濒死的哀鸣。培养皿阵列的蓝光映照下,我的影子在金属墙壁上颤抖,全息屏幕的数据流如血色瀑布倾泻——地表温度飙升至41℃,臭氧空洞吞噬了整片南极,噬温病毒的感染半径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蚕食大陆。窗外,城市废墟在红潮中燃烧,病毒释放的高温将混凝土熔成流动的岩浆,高楼残骸如被巨手折断的骨骼,坠入沸腾的赤色河流。空气在灼烤中扭曲,仿佛世界正从内部裂开,喷出地狱的硫磺。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爆炸声,那是幸存者据点在与病毒红潮的决战中引爆的冷冻炸弹,火光在红潮中如昙花一现,随即被高温吞噬。我站在实验室中央,防护服的温度显示持续攀升至65℃,汗水在面罩内侧凝结成雾气,模糊了视线。培养皿中的病毒样本在蓝光中疯狂增殖,触须状的感染体不断突破培养液的屏障,仿佛要挣脱束缚吞噬整个世界。量子计算机的嗡鸣声变得急促,屏幕上的红色警告不断闪烁:“病毒变异速率超预期,抑制剂合成失败率:98.7%。”实验室的穹顶透出微弱的天光,但整片天空已被红潮染成血色,云层中翻滚着灼热的蒸汽,像无数双愤怒的巨手撕扯着苍穹。远处地平线传来沉闷的轰鸣,那是冰川在病毒高温下崩塌的巨响,南极大陆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沉入海洋,激起的海啸在红潮中掀起灼热的浪涌,吞噬沿途的一切。2囚徒的觉醒三个月前,我还是“寰宇生态危机应对中心”最年轻的主任研究员。那时,实验室的量子计算机群昼夜嗡鸣,培养皿中的生态样本泛着幽蓝荧光,我们穿着纳米纤维实验服穿梭于数据矩阵,像一群修补宇宙漏洞的织网者。噬温病毒爆发时,一切文明秩序在瞬间坍缩——病毒以有机物为燃料,吞噬人类、植被、塑料甚至纸张,高温将城市化为炼狱。同事们的皮肤在灼痛中碳化,他们的惨叫在走廊里回荡,最终凝成一缕焦黑的烟,消散在灼热的空气中。我被困在实验室的原因,如今想来像一桩精密编排的死刑。病毒爆发前夜,中心主任——那个总戴着镀金全息眼镜的男人,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冷如冰川:“林夏,你将被留守实验室,完成‘终极抑制剂’的研发。这是人类最后的希望,也是你的使命。”舱门闭合的轰鸣声中,我成了被献祭的羔羊,合金墙壁成了囚禁我的棺椁。我的指甲在控制台刻下血痕,每一道都是对背叛的控诉。但更令人恐惧的是,我逐渐发现实验室的能源系统被篡改——所有逃生舱的启动权限被远程锁定,冷冻舱的氧气供应被暗中切断,甚至通风管道中开始渗入微量的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