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默方宇林国栋是著名作者星野九歌成名小说作品《沉默的乐章》中的主人翁,这部作品构思新颖别致、设置悬念、前后照应,简短的语句就能渲染出紧张的气氛。那么主角陈默方宇林国栋的结局如何呢,我们继续往下看《沉默的乐章》第一章:不和谐的音符深秋的午后,阳光懒散地透过百叶窗,在抛光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。空气中弥漫着旧书、...
沉默的乐章第1章精彩内容
《沉默的乐章》:不和谐的音符深秋的午后,阳光懒散地透过百叶窗,在抛光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相间的条纹。空气中弥漫着旧书、柠檬味家具蜡和淡淡尘埃混合的味道,这种气味对于经验丰富的老刑警陈默来说,几乎就是命案现场的标配。他习惯性地深吸一口气,试图从这片静默中嗅出谎言的痕迹。死者是林国栋,四十五岁,市内最负盛名的钢琴教师。他以能将庸才打磨成天才而闻名,收费高昂,且从不缺生源。此刻,他仰面倒在自己那间昂贵的、做了顶级隔音处理的琴房里,面色青紫,嘴唇肿胀,是典型的急性过敏性休克症状。现场没有挣扎的痕迹,一切都显得过于平静。“死者有严重的坚果过敏史,尤其是花生,”法医老张摘下口罩,语气平淡得像在陈述天气,“喏,旁边散落的一个能量棒包装袋,配料表上写着‘可能含有微量坚果成分’。初步判断是意外,练琴饿了,随手拿了一根能量棒,结果中了头彩。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九点到十点之间。”现场堪称“干净”。门从内部反锁,钥匙就插在锁孔上,没有丝毫被撬动或干扰的痕迹。唯一的窗户为了达到录音室级别的隔音效果,被从内侧用螺丝和密封胶条完全封死。这是一间完美的密室。一切证据都清晰地指向一场不幸的意外。年轻的警员小王已经开始用公式化的语言记录,准备收队。在他看来,这不过是又一桩城市中年人的悲剧,没什么值得深究的。陈默没有动。他的目光像鹰隼一样,越过所有物证,最终落在了那架价值不菲的斯坦威三角钢琴上。那架黑色的庞然大物,在斜射的阳光下,泛着幽冷的光泽,像一口沉默的棺材。琴盖大开,谱架上放着一本乐谱。不是贝多芬的《悲怆》,也不是李斯特的《钟》,而是最简单、最入门的儿歌——《小星星》。这个发现让陈默的心跳漏了一拍。这太奇怪了。林国栋以严苛和高难度教学著称,他的学生弹断手指练习的都是肖邦的练习曲。他本人,一个将音乐视为宗教的偏执狂,怎么会在这间神圣的音乐殿堂里,看《小星星》的乐谱?这就像一个顶级的数学教授,在他的书桌上,郑重其事地摆着一本九九乘法表。这是一个极其不和谐的音符,突兀得近乎挑衅。“死者最后接触的人是谁?”陈默的声音打破了房间里的宁静,显得有些沙哑。“他最有名的学生,方宇。一个十五岁的钢琴天才,”小王翻着记录本,回答得很快,“昨天下午五点到七点,方宇在这里上了一对一的课。据他母亲说,离开时林老师一切正常,只是情绪有些激动,似乎在为什么事生气。”“家属呢?情人?仇人?”“离异多年,没有子女,社会关系也简单得惊人。